健康飲水(ID:syqk68)編發│轉載需注明
心血管醫學領域有一句耳熟能詳的話——“人與動脈同壽”,是指人血管用多久,人就能活多久?,F代人患病越來越年輕化,有些人只有三十幾歲,“血管年齡”卻是五六十歲。
千萬不要以為自己看起來似乎精力充沛,就可以輕松大意。
如果你遇到下列情況:
1、爬樓梯時感胸痛、胸悶或氣急。
2、手足發涼、麻木,有時疼痛。
3、注意力不易集中,明顯地拿東忘西。
4、高血壓。
5、血脂、膽固醇或血糖值高。
? 說明血管已經悄悄老化,嚴重的還會造成血管堵塞,要小心各種致命的慢性病會找上你!
專家提倡:早點“養”血管,勝于老來“治”。
不同血管堵塞,會引發不同疾病
1、大腦血管堵了——中風
中風發生后,可能出現偏癱、說話不清,甚至喪失活動能力,臥床不起。
2、心臟血管堵了——心梗
如果堵塞不嚴重的話,可能只是心臟泵血能力受到影響;而嚴重的心梗,隨時都會要命。
? 而靜脈血栓如果脫落,進入肺血管,就可能導致肺栓塞。
3、肺部的血管堵了——肺栓塞
肺栓塞的病情通常很急,當血管堵塞得多時,人就可能窒息而死。
心血管內科教授楊天倫說過:血管年輕,是人長壽的標志。血管軟,壽命長;血管硬,壽命短。
血管常洗澡,健康活到老;
喝水加散步,血管暢無阻!
據巴特曼博士的醫學研究顯示,要保持血管年輕,除了合理飲食外,重要的是保持充足的飲水量。
如果身體長期缺水,會造成血液粘稠,便產生膽固醇以實現自我保護,防止水分再次流失。如果膽固醇長期在心、肝、肺、腦等處沉積,血流受阻,就很容易形成栓塞。
只要我們對每天的飲水量進行調整,確保細胞始終處于水合狀態,膽固醇的生成量將隨之減少。
巴特曼博士曾接觸到一個40歲的男人,冠狀動脈局部堵塞,造成胸部疼痛,醫生的方法是血管分流手術(我理解應該是搭橋),幸好聽取了巴特曼博士的建議,在手術前先用傳統的方法自我療救:每餐半小時前飲用2杯水(一品脫-接近500毫升),早晚各散步一個小時。
三個月后,這個男人到休斯頓一家著名的醫療中心做了全面體檢,評估是否需要做血管分流手術,新的血管造影照片顯示,過去的血管阻塞現象已經消失,他不再需要做任何手術。
地址:焦作市解放西路綠茵花苑一號
手機:18503912608
電話:0391-2625900
郵箱:1067997000@qq.com